![]() 拋棄式尿布
专利摘要:
本發明之尿布(1A)具備包含吸收性芯部(41)及經由接著劑(5)包裹吸收性芯部(41)之被覆片材(42)的吸收體(4),且劃分為腹側部(A)、背側部(B)及下襠部(C)。吸收性芯部(41)係於下襠部(C)之兩側部形成有空間部(41c)。接著劑(5)係塗佈於吸收性芯部(41)之上表面與被覆片材(42)之間及該吸收性芯部(41)之下表面與被覆片材(42)之間,且未塗佈於與空間部(41c)對應之位置。於吸收體(4)中,位於空間部(41c)之上表面及下表面之被覆片材(42)彼此未由接著劑(5)固定。 公开号:TW201320980A 申请号:TW101138959 申请日:2012-10-22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Ayuka Minamizaki 申请人:Kao Corp; IPC主号:A61F13-00
专利说明:
拋棄式尿布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展開型、褲型等拋棄式尿布。 自先前以來,作為拋棄式尿布,已知有如下拋棄式尿布:具備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液體不透過性之背面片材、及配設於該等片材之間的吸收體,且該吸收體包含液體保持性之吸收性芯部及被覆該吸收性芯部之被覆片材。 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一種拋棄式尿布,其具備包含中央吸收體、一對側吸收體及分割部之吸收體、以及被覆吸收體整體之被覆片材,且分割部之位於肌膚抵接面側之被覆片材與位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被覆片材之間藉由接著劑而接合固定。又,於引用文獻2中記載有一種拋棄式尿布,其係將以棉狀紙漿為主體之吸收芯部整體以由皺紋紙(crepe paper)包裹之方式包邊之後,配置於液體透過性之上層片材及液體不透過性之底層片材間。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24736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3-88555號公報 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拋棄式尿布,若吸收體之分割部之位於肌膚抵接面側之被覆片材與位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被覆片材之間藉由接著劑而接合固定,則穿著時外觀簡潔,下襠部之藉由吸收體之立起而實現之立體形成良好,服帖性及防漏性優異。然而,存在想要進一步防止橫向洩漏以提高防漏性這一需求。 又,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拋棄式尿布於上層片材與吸收體之皺紋紙之間更具備液體透過性之第二片材,於專利文獻2中,關於固定第二片材與皺紋紙之熱熔接著劑之塗敷位置有所記載,而關於固定吸收體之皺紋紙與底層片材之熱熔接著劑之塗敷位置未作記載,關於為可充分發揮吸收體中所含之吸收性聚合物原本之吸收力而塗敷熱熔接著劑之位置並未作任何記載。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拋棄式尿布,其具備於下襠部之兩側部各者包含空間部之吸收體,且充分發揮吸收體中所含之吸收性聚合物原本之吸收力而提高防漏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拋棄式尿布,其具備包含液體保持性之吸收性芯部及經由接著劑包裹該吸收性芯部之被覆片材的縱長之吸收體,且劃分為腹側部、背側部、下襠部。又,本發明提供一種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部係於上述下襠部之沿長度方向之兩側部各者形成有空間部,上述接著劑係塗佈於上述吸收性芯部之上表面與上述被覆片材之間、以及該吸收性芯部之下表面與該被覆片材之間,且未塗佈於與上述空間部對應的位置。進而,本發明提供一種拋棄式尿布,其中於上述吸收體中,位於上述吸收性芯部之上述空間部之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包裹該吸收性芯部之上述被覆片材彼此未由上述接著劑固定。 以下,對於本發明之拋棄式尿布,根據其較佳之第1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1~圖4,一面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第1實施形態之拋棄式尿布1A(以下,亦稱為「尿布1A」)係如下尿布,其具備包含液體保持性之吸收性芯部41及經由接著劑5包裹吸收性芯部41的被覆片材42的縱長之吸收體4,且劃分為腹側部A、背側部B、下襠部C。腹側部A係穿戴時配設於穿戴者之腹側之區域,背側部B係穿戴時配設於穿戴者之背側之區域,下襠部C係配設於腹側部A及背側部B之間的區域。以下,對尿布1A進行詳細闡述。 尿布1A係如圖1~圖4所示般,相對於中心線CL左右對稱地形成。因此,於以下之說明中,關於左右對稱之部分,主要針對右側進行說明。 又,本說明書中,所謂「肌膚抵接面」,係指構成尿布1A之各構件之正背兩面中之穿戴時配設於穿戴者之肌膚側的面,且係與圖2~圖4中之「上表面」相同之面。又,所謂「非肌膚抵接面」,係指構成尿布1A之各構件之正背兩面中之穿戴時朝向與穿戴者之肌膚側相反之側的面,且係與圖2~圖4中之「下表面」相同之面。 如圖1所示,尿布1A具備自腹側部A經由下襠部C遍及背側部B之方向之長度方向(以下亦稱為「Y方向」;Y方向:與中心線CL平行之方向)、及與長度方向(Y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以下亦稱為「X方向」)。 如圖1所示,尿布1A係包含連設於背側部B之左右兩側緣之左右一對黏扣帶(fastening tape)7、7之所謂展開型拋棄式尿布。尿布1A於腹側部A之外表面包含固定黏扣帶7之目標片材(未圖示)。 再者,如圖1所示,尿布1A在呈平面狀展開之狀態下具有於與吸收體4相同之方向上較長之形狀。 如圖1所示,尿布1A具有長度方向(Y方向)上較長、且長度方向(Y方向)之兩側緣於長度方向(Y方向)之中央部向內側收縮之形狀,長度方向(Y方向)之兩端部各自之寬度較長度方向(Y方向)之中央部之寬度更寬。如圖1所示,尿布1A包含:形成尿布1A之內表面之正面片材2、形成尿布1A之外表面之背面片材3、及介於該等片材2、3間之吸收體4。如圖1所示,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各自覆蓋吸收體4之肌膚抵接面側之整個面及非肌膚抵接面側之整個面,自吸收體4之周緣延伸,且於延伸之部分藉由熱熔型等接著劑或熱密封等融黏而固定。 於圖1所示之尿布1A,並未在沿長度方向(Y方向)之兩側部夾著正面片材2而配設側片材(未圖示),但亦可於沿長度方向(Y方向)之兩側部各者配設側片材(未圖示),並使用熱熔型等接著劑等固定於正面片材2之肌膚抵接面側,且於各側片材(未圖示)之寬度方向(X方向)之內側(靠近中心線CL)之自由端部配設固定長度方向(Y方向)上呈伸長狀態之立體褶皺形成用彈性構件,從而於穿著時藉由該彈性構件之收縮力而形成自正面片材2離開之立體褶皺(未圖示)。又,於下襠部C,於向寬度方向(X方向)外側延伸之側片材(未圖示)與背面片材3之間配設固定腿部褶皺形成用彈性構件(未圖示),從而於穿著時藉由該彈性構件之收縮力而形成腿部褶皺(未圖示)。 如圖2、圖3所示,吸收體4為長度方向(Y方向)上較長之長方形狀,包含液體保持性之吸收性芯部41及包裹吸收性芯部41之被覆片材42,且吸收性芯部41係經由接著劑5固定於被覆片材42而形成。如上所述,吸收體4配設於正面片材2與背面片材3之間。如圖2、圖3所示,吸收體4與背面片材3之間、即構成吸收體4之被覆片材42與背面片材3之間係以螺旋圖案等間斷式圖案塗佈熱熔型等公知之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6而接合。 作為用於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6之熱熔型接著劑,可使用先前用於此種尿布中之各種接著劑。作為較佳之熱熔型接著劑,可列舉橡膠系、烯烴系熱熔接著劑。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6之塗佈量(接著劑之以固形物成分換算所得之塗敷量)較佳為1 g/m2以上,又,較佳為10 g/m2以下,具體而言較佳為1~10 g/m2。 構成吸收體4之吸收性芯部41於下襠部C之沿長度方向(Y方向)之兩側部41s、41s各者形成有離開之空間部41c。具體而言,若對尿布1A進行闡述,則吸收性芯部41包含下襠部C之兩側部41s、41s各自向寬度方向(X方向)內側收縮之收縮部,且長度方向(Y方向)之側部41s之自吸收體4之外緣離開而空著的收縮部為空間部41c。作為空間部41c之收縮部較佳為其頂點41c1配設於吸收性芯部41之腹側部A或背側部B之自外側緣向寬度方向(X方向)內側較佳為10 mm以上、且100 mm以下、具體而言為10~100 mm之位置處而收縮,且進而較佳為配設於吸收性芯部41之腹側部A或背側部B之自外側緣向寬度方向(X方向)內側較佳為15 mm以上、且40 mm以下、具體而言為15~40 mm之位置處而收縮。又,空間部41c之面積俯視時較佳為5 cm2以上,更佳為10 cm2以上。而且,空間部41c之面積俯視時較佳為150 cm2以下,更佳為100 cm2以下。又,空間部41c之面積俯視時較佳為5~150 cm2,更佳為10~100 cm2。 作為吸收性芯部41,可使用先前用於此種尿布之各種吸收性芯部,只要具有吸收尿等體液之吸收性,則其種類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高吸收性聚合物、粉碎紙漿等吸收性物質。高吸收性聚合物除了可在混合於紙漿中之狀態下使用以外,亦可散佈於背面片材3側、或製成層狀而插入厚度方向中央。或者,亦可藉由以公知方法進行聚合物片材化等方法予以局部配置。吸收性芯部41較佳為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作為上述高吸收性聚合物,可使用先前用於此種尿布中之各種聚合物,例如可列舉聚丙烯酸鈉、(丙烯酸-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酸鈉交聯體、(澱粉-丙烯酸)接枝聚合物、(異丁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及其皂化物、聚丙烯酸鉀、以及聚丙烯酸銫等,且可單獨使用該等中之1種或混合2種以上而使用。 構成吸收體4之被覆片材42藉由將吸收性芯部41包裹在內而保持吸收性芯部41之保形性,而且防止高吸收性聚合物等吸收性芯部41之構成成分之脫落。如圖1、圖2、圖3所示,被覆片材42於尿布1A中包含1片。若詳細闡述,則被覆片材42在長度方向(Y方向)上係如圖1所示般為吸收性芯部41之長度方向(Y方向)之長度以上之長度,在寬度方向(X方向)上係如圖2、圖3所示般,以被覆吸收性芯部41之肌膚抵接面(上表面),進而向吸收性芯部41之非肌膚抵接面(下表面)側捲入,於吸收性芯部41之非肌膚抵接面(下表面)之寬度方向(X方向)中央部重合的方式,將吸收性芯部41包裹在內。再者,尿布1A之被覆片材42係如上所述般包含1片,但亦能以第1被覆片材被覆吸收性芯部41之肌膚抵接面(上表面),且以第2片之第2被覆片材被覆吸收性芯部41之非肌膚抵接面(下表面),從而將吸收性芯部41包裹在內。 作為被覆片材42,可使用此種尿布中稱為襯紙等且先前所使用之各種液體透過性片材,例如可使用纖維材料片材、或穿孔膜等。就液體透過良好之觀點而言,被覆片材42較佳為包含親水性纖維片材。作為親水性纖維片材,可使用衛生紙(tissue paper)等紙或各種不織布。作為不織布,可列舉包含棉或嫘縈等親水性纖維之不織布、或對合成樹脂之纖維實施親水化處理而成之不織布。具體而言,可列舉由界面活性劑處理之紡黏不織布、水刺不織布、氣紡不織布、熱風不織布等。被覆片材42之基重較佳為8 g/m2以上,又,較佳為20 g/m2以下,具體而言為8~20 g/m2。 本發明之拋棄式尿布中,接著劑5未塗佈於與吸收體4之空間部41c對應之位置。若對尿布1A中之接著劑5進行詳細闡述,則如圖1、圖2、圖3所示,接著劑5包含塗佈於吸收性芯部41之肌膚抵接面(上表面)與被覆片材42之間的上表面接著劑5U、及塗佈於吸收性芯部41之非肌膚抵接面(下表面)與被覆片材42之間的下表面接著劑5D。藉由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而固定吸收性芯部41與被覆片材42。若對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各自之塗佈區域進行詳細闡述,則於尿布1A中,於寬度方向(X方向)上係遍及配設於吸收性芯部41之兩側部41s、41s之空間部41c(收縮部)之頂點41c1、41c1彼此之間而形成,於長度方向(Y方向)上係遍及吸收性芯部41之長度方向(Y方向)之全長而形成,於除此以外之區域、即較空間部41c(收縮部)之頂點41c1更靠寬度方向(X方向)外側之區域內並未遍及吸收性芯部41之長度方向(Y方向)之全長(自腹側部A遍及背側部B)而形成,故並未塗佈於與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對應之位置。 作為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可使用先前用於此種尿布中之各種熱熔型接著劑,作為較佳之熱熔型接著劑,可列舉橡膠系、烯烴系熱熔接著劑。以螺旋圖案等間斷式圖案塗佈此種接著劑,而固定吸收性芯部41與被覆片材42。上表面接著劑5U之塗佈量(接著劑之以固形物成分換算所得之塗敷量)較佳為1 g/m2以上,更佳為2 g/m2以上,又,較佳為10 g/m2以下,更佳為3 g/m2以下,具體而言較佳為1~10 g/m2,進而較佳為2~3 g/m2。下表面接著劑5D之塗佈量亦較佳為與上表面接著劑5U之塗佈量分量相同。 如上所述,於尿布1A中,接著劑5(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於較空間部41c(收縮部)之頂點41c1更靠寬度方向(X方向)外側之區域內並未自吸收性芯部41之腹側部A遍及背側部B而塗佈,但就體液吸收後之吸收性芯部41不易變形之程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僅不塗佈於與空間部41c(收縮部)對應之位置。若詳細闡述,則較佳為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分別僅不塗佈於與作為空間部41c之收縮部對應之位置。換言之,較佳為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各自之塗佈區域於寬度方向(X方向)上係遍及配設於吸收性芯部41之兩側部41s、41s之空間部41c(收縮部)之頂點41c1、41c1彼此之間,於長度方向(Y方向)上係遍及吸收性芯部41之長度方向(Y方向)之全長(自腹側部A遍及背側部B)而形成,進而亦形成於腹側部A及背側部B之大部分的較空間部41c(收縮部)之頂點41c1更靠寬度方向(X方向)外側之區域,而並未形成於除此以外之區域。 如上所述,接著劑5(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並未塗佈於與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收縮部)對應之位置,因此,於吸收體4中,位於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收縮部)之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包裹吸收性芯部41之被覆片材42彼此並未由接著劑5固定。具體而言,如圖2、圖3所示,尿布1A中之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於較空間部41c(收縮部)之頂點41c1更靠寬度方向(X方向)外側之區域內並未自吸收性芯部41之腹側部A遍及背側部B而塗佈,因此位於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收縮部)之上表面(肌膚抵接面)之被覆片材42U與位於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收縮部)之下表面(非肌膚抵接面)之被覆片材42D未固定。 對第1實施形態之拋棄式尿布1A之形成材料進行說明。 作為形成正面片材2、背面片材3之片材,只要分別為通常用於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者,則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例如,作為正面片材2,可使用親水性且液體透過性之不織布等,作為背面片材3,可使用液體不透過性或斥水性之樹脂膜、或者樹脂膜與不織布之積層體等。 作為黏扣帶7,只要為通常用於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者,則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例如,作為構成黏扣帶7之鉤材,可使用「Magic Tape(註冊商標)」(可樂麗公司(Kuraray Co.,Ltd.)製造)、「Quicklon(註冊商標)」(YKK公司製造)、「Magicloth(註冊商標)」(Kanebo Bell-Touch公司製造)等公型構件等。 對使用上述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即拋棄式尿布1A(以下,亦稱為「尿布1A」)時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尿布1A之接著劑5(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未塗佈於與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對應之位置,於吸收體4中,位於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之上表面之被覆片材42U與位於空間部41c之下表面之被覆片材42D未由接著劑5固定。因此,該未固定之部分成為鼓起部分,如圖4所示,於尿布1A之使用中,即便吸收性芯部41吸收穿戴者之體液而膨脹,亦不易阻礙吸收性芯部41之膨脹,而使吸收體4中所含之吸收性聚合物原本之吸收力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提高防漏性。 接下來,根據圖5~圖8,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拋棄式尿布1B(以下,亦稱為「尿布1B」)進行說明。 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1B,針對與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1A之不同點進行說明。未特別說明之方面與尿布1A相同,並適當應用尿布1A之說明。 如圖5、圖6、圖7所示,尿布1B之吸收性芯部41包含:作為中央吸收部之中央吸收性芯部411,下襠部C之沿中央吸收性芯部411之兩側緣部411s、411s對稱配設的作為一對側吸收部之側吸收性芯部412、412,以及配設於中央吸收性芯部411與一對側吸收性芯部412、412各者之間的分割部413。尿布1B中,中央吸收性芯部411係自腹側部A遍及背側部B而配設,側吸收性芯部412配設於下襠部C,中央吸收性芯部411與一對側吸收性芯部412、412各者係於下襠部C夾著分割部413而各自分離並離開。尿布1B中,離開而空著的分割部413為空間部41c。分割部413之長度(Y方向之長度)較佳為50 mm以上,又,較佳為800 mm以下,具體而言較佳為50~800 mm,其寬度(X方向之長度)較佳為15 mm以上,又,較佳為100 mm以下,具體而言較佳為15~100 mm。又,分割部413(空間部41c)之面積俯視時較佳為5 cm2以上,更佳為10 cm2以上。而且,分割部413(空間部41c)之面積俯視時較佳為10 cm2以下,更佳為150 cm2以下。又,分割部413(空間部41c)之面積俯視時較佳為5~150 cm2,更佳為10~100 cm2。 若對尿布1B中之接著劑5進行詳細闡述,則如圖5、圖6、圖7所示,接著劑5包含塗佈於吸收性芯部41之肌膚抵接面(上表面)與被覆片材42之間的上表面接著劑5U、以及塗佈於吸收性芯部41之非肌膚抵接面(下表面)與被覆片材42之間的下表面接著劑5D。藉由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而固定吸收性芯部41與被覆片材42。 若對上表面接著劑5U之塗佈區域進行詳細闡述,則於尿布1B中,於寬度方向(X方向)上係遍及配設於吸收性芯部41之兩側部41s、41s之空間部41c(分割部413)之頂點41c1、41c1彼此之間而形成,且形成於一對側吸收性芯部412、412之肌膚抵接面(上表面),於長度方向(Y方向)上係遍及吸收性芯部41之長度方向(Y方向)之全長(自腹側部A遍及背側部B)而形成。於除此以外之區域、即空間部41c(分割部413)之頂點41c1與側吸收性芯部412之寬度方向(X方向)內側緣412s之間的區域內並未遍及吸收性芯部41之長度方向(Y方向)之全長(自腹側部A遍及背側部B)而形成,並未塗佈於與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分割部413)對應之位置。 若對下表面接著劑5D之塗佈區域進行詳細闡述,則於尿布1B中,與上表面接著劑5U同樣,於寬度方向(X方向)上係遍及配設於吸收性芯部41之兩側部41s、41s之空間部41c(分割部413)之頂點41c1、41c1彼此之間而形成,且形成於一對側吸收性芯部412、412之非肌膚抵接面(下表面),於長度方向(Y方向)上係遍及吸收性芯部41之長度方向(Y方向)之全長(自腹側部A遍及背側部B)而形成。於除此以外之區域、即空間部41c(分割部413)之頂點41c1與側吸收性芯部412之寬度方向(X方向)內側緣412s之間的區域內並未遍及吸收性芯部41之長度方向(Y方向)之全長(自腹側部A遍及背側部B)而形成,並未塗佈於與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分割部413)對應之位置。 如上所述,於尿布1B中,接著劑5(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於空間部41c(分割部413)之頂點41c1與側吸收性芯部412之寬度方向(X方向)內側緣412s之間的區域內並未遍及吸收性芯部41之長度方向(Y方向)之全長(自腹側部A遍及背側部B)而塗佈,但就體液吸收後之吸收性芯部41不易變形之程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僅不塗佈於與空間部41c(分割部413)對應之位置。 如上所述,接著劑5(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未塗佈於與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分割部413)對應之位置,故如圖6、圖7所示,尿布1B中之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於空間部41c(分割部413)之頂點41c1與側吸收性芯部412之寬度方向(X方向)內側緣412s之間的區域內未自吸收性芯部41之腹側部A遍及背側部B而塗佈,因此位於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分割部413)之上表面(肌膚抵接面)之被覆片材42U與位於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分割部413)之下表面(非肌膚抵接面)之被覆片材42D未固定。 吸收體4經由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6而固定於背面片材3,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6於尿布1B中係如圖6、圖7所示般塗佈於下襠部C之與吸收性芯部41之中央吸收性芯部411對應之位置。具體而言,吸收體4與背面片材3之間、即構成吸收體4之被覆片材42與背面片材3之間係塗佈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6而接合。若對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6之塗佈區域進行詳細闡述,則於尿布1B中,吸收體4與背面片材3接合並固定即可,但就容易發揮只有下述尿布1B才會產生之效果的觀點而言,於寬度方向(X方向)上係遍及下襠部C之與吸收性芯部41之中央吸收性芯部411對應之位置、即配設於吸收性芯部41之兩側部41s、41s之空間部41c(分割部413)之頂點41c1、41c1彼此之間而形成,於長度方向(Y方向)上係遍及吸收性芯部41之全長(自腹側部A遍及背側部B)而形成。 對使用上述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1B時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1B之效果,針對與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1A之效果之不同點進行說明。未特別說明之方面與尿布1A之效果相同,並適當應用尿布1A之效果之說明。 尿布1B之接著劑5(上表面接著劑5U及下表面接著劑5D)未塗佈於與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分割部413)對應之位置,於吸收體4中,位於吸收性芯部41之空間部41c(分割部413)之上表面之被覆片材42U與位於空間部41c(分割部413)之下表面之被覆片材42D未由接著劑5固定。又,尿布1B之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6塗佈於下襠部C之與吸收性芯部41之中央吸收性芯部411對應之位置。因此,如圖8所示,於尿布1A之使用中,即便作為吸收性芯部41之中央吸收性芯部411吸收穿戴者之體液而膨脹,亦不易阻礙中央吸收性芯部411之膨脹,進而,即便一對側吸收性芯部412、412吸收穿戴者之體液而膨脹,一對側吸收性芯部412、412亦可一面膨脹,一面向中央吸收性芯部411側移動,故不易阻礙側吸收性芯部412之膨脹,而使吸收體4中所含之吸收性聚合物原本之吸收力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提高防漏性。 本發明之拋棄式尿布不受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1A、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1B任何限制,可適當變更。又,上述第1~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1A~1B中之各構成要件可於無損本發明主旨之範圍內適當組合並實施。 例如,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拋棄式尿布1B中係如圖5所示般,各側吸收性芯部412藉由夾著分割部413而與中央吸收性芯部411完全獨立,但各側吸收性芯部412亦可背側部B側之長度方向(Y方向)端部及腹側部A側之長度方向(Y方向)端部中之任一者與中央吸收性芯部411連設,且亦可背側部B側之長度方向(Y方向)端部及腹側部A側之長度方向(Y方向)端部均與中央吸收性芯部411連設。 又,上述第1~第2實施形態之拋棄式尿布1A、1B為展開型拋棄式尿布,但亦可為褲型拋棄式尿布。 關於上述實施形態,進而揭示以下之展開型拋棄式尿布。 <1> 一種拋棄式尿布,其具備包含液體保持性之吸收性芯部及經由接著劑包裹該吸收性芯部之被覆片材之縱長之吸收體,且劃分為腹側部、背側部、下襠部;且上述吸收性芯部係於上述下襠部之沿長度方向之兩側部各者形成有空間部;上述接著劑係塗佈於上述吸收性芯部之上表面與上述被覆片材之間、以及該吸收性芯部之下表面與該被覆片材之間,且未塗佈於與上述空間部對應之位置;於上述吸收體中,位於上述吸收性芯部之上述空間部之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包裹該吸收性芯部之上述被覆片材彼此未由上述接著劑固定。 <2> 如上述<1>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部包含上述下襠部之上述兩側部各者向寬度方向內側收縮之收縮部,且該收縮部為上述空間部。 <3> 如上述<2>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接著劑包含塗佈於上述吸收性芯部之肌膚抵接面(上表面)與上述被覆片材之間的上表面接著劑、以及塗佈於該吸收性芯部之非肌膚抵接面(下表面)與該被覆片材之間的下表面接著劑;且上述上表面接著劑及上述下表面接著劑各自於寬度方向上係遍及上述收縮部之頂點彼此之間,於長度方向上係遍及該吸收性芯部之長度方向之全長而形成,於較該收縮部之頂點更靠寬度方向外側之區域內並未遍及該吸收性芯部之長度方向之全長而形成。 <4> 如上述<2>或<3>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收縮部之頂點配設於上述吸收性芯部之上述腹側部或上述背側部之自外側緣向寬度方向內側10 mm以上100 mm以下之位置處而收縮,或者配設於15 mm以上40 mm以下之位置處而收縮。 <5> 如上述<1>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部包含中央吸收性芯部、上述下襠部之沿該中央吸收性芯部之兩側緣部對稱配設之一對側吸收性芯部、以及配設於該中央吸收性芯部與一對側吸收性芯部各者之間的分割部,且該分割部為上述空間部。 <6> 如上述<5>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接著劑包含塗佈於上述吸收性芯部之肌膚抵接面(上表面)與上述被覆片材之間的上表面接著劑、及塗佈於該吸收性芯部之非肌膚抵接面(下表面)與該被覆片材之間的下表面接著劑;上述上表面接著劑之塗佈區域於寬度方向上係遍及上述分割部之頂點彼此之間而形成,且形成於一對上述側吸收性芯部之肌膚抵接面(上表面),於長度方向上係遍及上述吸收性芯部之長度方向之全長而形成,於該分割部之頂點與該側吸收性芯部之寬度方向內側緣之間的區域內未遍及該吸收性芯部之長度方向之全長而形成;上述下表面接著劑之塗佈區域於寬度方向上係遍及上述分割部之頂點彼此之間而形成,且形成於一對上述側吸收性芯部之非肌膚抵接面(下表面),於長度方向上係遍及上述吸收性芯部之長度方向之全長而形成,於該分割部之頂點與該側吸收性芯部之寬度方向內側緣之間的區域內未遍及該吸收性芯部之長度方向之全長而形成。 <7> 如上述<5>或<6>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拋棄式尿布係於上述吸收體之非肌膚對向面具備液體不透過性之背面片材;上述吸收體經由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而固定於上述背面片材;上述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係塗佈於上述下襠部之與上述吸收性芯部之上述中央吸收性芯部對應之位置。 <8> 如上述<5>至<7>中任一項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分割部之長度為50 mm以上800 mm以下,其寬度為15 mm以上100 mm以下。 <9> 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接著劑僅未塗佈於與上述空間部對應之位置。 <10> 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部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正面片材及上述背面片材係分別覆蓋上述吸收體之肌膚抵接面側之整個面及非肌膚抵接面側之整個面,自該吸收體之周緣延伸,且於延伸之部分相互固定。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拋棄式尿布係於沿長度方向之兩側部形成有立體褶皺,且於上述下襠部形成有腿部褶皺。 <13> 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項之拋棄式尿布,其中於上述吸收體與上述背面片材之間,以間斷式圖案塗佈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而接合。 <14> 如上述<13>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之塗佈量為1 g/m2以上10 g/m2以下。 <15> 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項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被覆片材向上述吸收性芯部之非肌膚抵接面側捲入,於該吸收性芯部之非肌膚抵接面之寬度方向中央部重合。 <16> 如上述<1>至<15>中任一項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被覆片材為液體透過性之纖維材料片材或穿孔膜。 <17> 如上述<1>至<16>中任一項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被覆片材之基重為8 g/m2以上20 g/m2以下。 <18> 如上述<3>或<6>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上表面接著劑及上述下表面接著劑僅未塗佈於與上述空間部對應之位置。 <19> 如上述<18>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上表面接著劑及上述下表面接著劑之塗佈量為1 g/m2以上10 g/m2以下,或者2 g/m2以上3 g/m2以下。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如此之實施例。 [實施例1] 實施例1中,製作上述圖1~圖3所示之拋棄式尿布所具備之吸收體。以下進行具體說明。構成吸收體之吸收性芯部係長度為360 mm、寬度為110 mm,且以其兩側部之收縮部之頂點處於自吸收性芯部之外側緣向寬度方向內側15 mm之位置的方式收縮而製作。吸收性芯部係以使高吸收性聚合物(SAN-Dia Polymers Co.Ltd.製造:型號IM930)成為基重190 g/m2、紙漿基重205 g/m2之方式使聚合物及紙漿分散而製作。於如此製作之吸收性芯部之上表面及下表面,如圖2、圖3所示般將上表面接著劑及下表面接著劑於寬度方向上遍及吸收性芯部之收縮部之頂點彼此之間而塗佈,且於長度方向上遍及吸收性芯部之全長以塗敷量6 g/m2進行塗敷。繼而,以作為被覆片材之衛生紙(基重13.5 g/m2)包裹如此塗佈接著劑後之吸收性芯部,從而製作實施例1之吸收體。 [實施例2] 實施例2中,製作上述圖5~圖7所示之拋棄式尿布所具備之吸收體。以下進行具體說明。構成吸收體之吸收性芯部係長度為350 mm、寬度為135 mm,且於自吸收性芯部之兩外側緣各者向寬度方向內側25 mm之位置形成成為空間部之分割部。分割部長度為178 mm、寬度為15 mm。吸收性芯部係以使高吸收性聚合物(SAN-Dia Polymers Co.Ltd.製造:型號IM930)成為基重135 g/m2、紙漿基重117 g/m2之方式使聚合物及紙漿分散而製作。於如此製作之吸收性芯部之中央吸收性芯部及一對側吸收性芯部各者之上表面及下表面,如圖6、圖7所示般將上表面接著劑及下表面接著劑遍及吸收性芯部之全長以塗敷量6 g/m2進行塗敷。繼而,以作為被覆片材之衛生紙(基重13.5 g/m2)包裹如此塗佈接著劑後之吸收性芯部,從而製作實施例2之吸收體。 [比較例1] 比較例1中係使用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之吸收性芯部。將與實施例1相同之接著劑以達到塗敷量6 g/m2之方式塗敷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衛生紙之整個面,以塗敷接著劑後之衛生紙包裹吸收性芯部,從而製作比較例1之吸收體。 [比較例2] 比較例2中係使用與上述實施例2相同之吸收性芯部。將與實施例2相同之接著劑以達到塗敷量6 g/m2之方式塗敷於與實施例2相同之衛生紙之整個面,以塗敷接著劑後之衛生紙包裹吸收性芯部,從而製作比較例2之吸收體。 [評價] 針對所製作之各吸收體,藉由以下之方法分別評價回滲量(人工尿分批注入時)。又,以目測觀察人工尿全量注入後之洩漏。將該等結果示於下述表1。 <回滲量之評價> 於將各吸收體固定於水平面上之狀態下,使吸收體之中心部吸收人工尿40 g,放置10分鐘,進而吸收人工尿40 g。重複該操作,注入合計80 g之人工尿。繼而,於人工尿之吸收部位上重疊Advantec製造之70 mm×70 mm尺寸之濾紙16張,進而於其上放置100 mm×100 mm之3.5 kg之砝碼。經過2分鐘後,除去砝碼,測定吸收人工尿後之濾紙之重量。自該重量減去吸收前之濾紙之重量,將該值作為回滲量。 由表1之結果明確可知,與比較例1之吸收體相比,實施例1之吸收體之回滲量較少,可充分發揮吸收體中所含之吸收性聚合物原本之吸收力,洩漏次數亦較少。若使用此種實施例1之吸收體而製作拋棄式尿布,則使用實施例1之吸收體而製作之尿布與使用比較例1之吸收體而製作之尿布相比,可期待防漏性提高。 又,由表1之結果明確可知,與比較例2之吸收體相比,實施例2之吸收體之回滲量較少,可充分發揮吸收體中所含之吸收性聚合物原本之吸收力,洩漏次數亦較少。若使用此種實施例2之吸收體而製作拋棄式尿布,則使用實施例2之吸收體而製作之尿布與使用比較例2之吸收體而製作之尿布相比,可期待防漏性提高。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之拋棄式尿布,可使吸收體中所含之吸收性聚合物原本之吸收力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提高防漏性。 1A‧‧‧拋棄式尿布(尿布) 1B‧‧‧拋棄式尿布(尿布) 2‧‧‧正面片材 3‧‧‧背面片材 4‧‧‧吸收體 5‧‧‧接著劑 5D‧‧‧下表面接著劑 5U‧‧‧上表面接著劑 6‧‧‧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 7‧‧‧黏扣帶 41‧‧‧吸收性芯部 41c‧‧‧空間部 41c1‧‧‧頂點 41s、41s‧‧‧兩側部 42‧‧‧被覆片材 42D‧‧‧下表面之被覆片材 42U‧‧‧上表面之被覆片材 411‧‧‧中央吸收性芯部 411s、411s‧‧‧兩側緣部 412‧‧‧側吸收性芯部 412s‧‧‧寬度方向(X方向)內側緣 413‧‧‧分割部 A‧‧‧腹側部 B‧‧‧背側部 C‧‧‧下襠部 CL‧‧‧中心線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即展開型拋棄式尿布之局部斷裂平面圖。 圖2係圖1之X1-X1線剖面圖。 圖3係圖1之X2-X2線剖面圖。 圖4係體液吸收後之圖1所示之尿布之X1-X1線剖面圖。 圖5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即展開型拋棄式尿布之局部斷裂平面圖。 圖6係圖5之X3-X3線剖面圖。 圖7係圖5之X4-X4線剖面圖。 圖8係體液吸收後之圖5所示之尿布之X3-X3線剖面圖。 3‧‧‧背面片材 4‧‧‧吸收體 5‧‧‧接著劑 5D‧‧‧下表面接著劑 5U‧‧‧上表面接著劑 6‧‧‧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 41‧‧‧吸收性芯部 41c1‧‧‧頂點 42‧‧‧被覆片材 42D‧‧‧下表面之被覆片材 42U‧‧‧上表面之被覆片材 CL‧‧‧中心線
权利要求:
Claims (6) [1] 一種拋棄式尿布,其具備包含液體保持性之吸收性芯部及經由接著劑包裹該吸收性芯部之被覆片材的縱長之吸收體,且劃分為腹側部、背側部、下襠部;且上述吸收性芯部係於上述下襠部之沿長度方向之兩側部各者形成有空間部;上述接著劑係塗佈於上述吸收性芯部之上表面與上述被覆片材之間、以及該吸收性芯部之下表面與該被覆片材之間,且未塗佈於與上述空間部對應之位置,於上述吸收體中,位於上述吸收性芯部之上述空間部之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包裹該吸收性芯部之上述被覆片材彼此未由上述接著劑固定。 [2] 如請求項1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部包含上述下襠部之上述兩側部各者向寬度方向內側收縮之收縮部,且該收縮部為上述空間部。 [3] 如請求項1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部包含中央吸收性芯部、上述下襠部之沿該中央吸收性芯部之兩側緣部對稱配設之一對側吸收性芯部、以及配設於該中央吸收性芯部與一對側吸收性芯部各者之間的分割部,且該分割部為上述空間部。 [4] 如請求項3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拋棄式尿布係於上述吸收體之非肌膚對向面具備液體不透過性之背面片材,上述吸收體經由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而固定於上述背面片材,上述吸收體固定用接著劑係塗佈於上述下襠部之與上述吸收性芯部之上述中央吸收性芯部對應之位置。 [5] 如請求項1或4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接著劑僅未塗佈於與上述空間部對應之位置。 [6] 如請求項1或2之拋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部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76096B|2017-04-01|Disposable diaper RU202964U1|2021-03-17|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с соединенными каналами CA2757271C|2013-09-10|Disposable diaper KR20110118710A|2011-10-31|흡수성 제품 TWI603726B|2017-11-01|Absorbent articles after use JP2005137648A|2005-06-02|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320787B2|2018-05-09|吸収性物品 JP4814835B2|2011-11-16|体液吸収性物品 JP5765910B2|2015-08-19|吸収性物品 TW201726088A|2017-08-01|吸收性物品 JP5529688B2|2014-06-25|吸収性物品 JP6901272B2|2021-07-14|吸収性物品 JP2020501737A|2020-01-23|吸収性物品 WO2019130910A1|2019-07-04|着用物品 JP6310718B2|2018-04-11|吸収性物品 JP2012050542A|2012-03-15|失禁用ライナー JP6917240B2|2021-08-11|吸収性物品 JP6821893B2|2021-01-27|パンツタイプ吸収性物品 JP2017099458A|2017-06-08|吸収性物品 JP2009136600A|2009-06-25|吸収性物品 JP6080295B2|2017-02-15|吸収性物品 JP6713788B2|2020-06-24|男性用失禁パッド JP6901854B2|2021-07-14|男性用吸収性物品 JP2021083694A|2021-06-03|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JP6965729B2|2021-11-10|吸収性物品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JP2013099451A|2013-05-23| CN104023685B|2016-04-20| RU2623914C2|2017-06-29| TWI576096B|2017-04-01| JP5912428B2|2016-04-27| CN104023685A|2014-09-03| RU2014121941A|2015-12-20| WO2013069398A1|2013-05-16|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8187239B2|2005-05-31|2012-05-29|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Side notched folded diaper| RU2402999C2|2005-06-15|2010-11-10|Дайо Пейпер Корпорейшн|Одноразовый подгузник| JP4993480B2|2007-03-27|2012-08-08|花王株式会社|吸収体| JP5404379B2|2009-12-28|2014-01-29|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吸収性物品|DE202013005954U1|2013-07-03|2013-07-30|KINDERPLANET Gesellschaft für Absatzförderung mbH|Wickel-Set| US10285876B2|2014-10-24|2019-05-14|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Absorbent article with core-to-backsheet glue pattern comprising two glues| JP6473323B2|2014-12-11|2019-02-20|花王株式会社|吸収性物品| JP6419566B2|2014-12-16|2018-11-07|花王株式会社|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086402B1|2015-09-30|2017-03-01|大王製紙株式会社|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92021B2|2015-09-30|2017-09-06|大王製紙株式会社|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6270792B2|2015-09-30|2018-01-31|大王製紙株式会社|吸収性物品| JP6207777B2|2017-01-23|2017-10-04|大王製紙株式会社|吸収性物品| JP6531197B1|2018-03-30|2019-06-12|大王製紙株式会社|吸収性物品|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245330A|JP5912428B2|2011-11-09|2011-11-09|使い捨ておむつ|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